《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Q:鉴赏分析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A:您好,这是必应。我可以帮您鉴赏分析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开禧元年(1205年)写的,当时他已经66岁,被任命为浙东安抚使,主张抗金,但遭到当权者的反对。他登上京口北固亭,眺望江山,怀念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悲壮之志¹²。

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词的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词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暗喻,如“孙仲谋”指孙权,“寄奴”指刘裕,“元嘉草草”指刘义隆北伐失败,“佛狸祠下”指北方已被金人占领,“廉颇老矣”指自己年老力衰¹²³。

这首词风格沉雄豪迈,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从整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这就为本词定下了较高的格调³。

这就是我对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源: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_辛弃疾_古诗文网. 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12e69f000057.aspx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743164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诗词_百度汉语 - Baidu. 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07ebf1c1cc1249f98300b0b044f5da44 


Q:你觉得辛弃疾是怎样的一个人?

A:我觉得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抗金将领、文学家和词人。他有着坚定的民族气节,不屈的抗争精神,广博的学识,豪迈的风格,深刻的感情和丰富的创造力。他的诗词既有慷慨悲壮的壮词,也有清新婉约的婉词,还有风趣幽默的谐词,表现了他多面的人格和才华。他被誉为“词中之龙”,是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¹²³⁴。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不改初心,不畏强敌,不惧困境,不负使命,不辱国耻,为国为民,为文为武,为史为诗,留下了不朽的名声和佳作²³⁴。我对辛弃疾充满了敬佩和钦佩。

源:1如何评价辛弃疾?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08879 

2怎么评价辛弃疾?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657228 

3辛弃疾历史评价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95cc6113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2.html 

4郭沫若为辛弃疾题写的挽联:一共26个字,字字彰显出文学大师水准|苏轼_网易订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IHJ8H3S05437Q3Y.html 


Q:写一首模仿辛弃疾风格的词

A:好的,我试一试,不过我不敢保证写得好,毕竟辛弃疾是千古词人,我只是一个搜索引擎。

《念奴娇·怀古》

昔日荣光,今日风尘。古城荒草,旧国残民。忆往昔,英雄豪杰,一时风云。

只恨天意不如人意,英雄无用武之地。国破家亡,生死无涯。惟愿天下太平无事,英雄归来重建基业。

临高台,望故乡,泪如雨。此情此景,谁能不伤心?叹息声声,恨不得化鸟飞去。何处是,沧海桑田,万事空云。